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二):
基于智慧马院提升智慧教学新体系
为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教师智慧教学能力与水平,提高思政课教学满意度,实现智慧教学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月22日组织开展“智慧马院”系统培训活动,此次活动也是马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行动的第二期培训。

培训分三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重点围绕“智慧马院思政集体备课系统”为主题,依次介绍了超星智慧马院的功能、集体备课系统、集体备课操作流程以及平台演示等六个方面内容,从创建备课小组、备课方案申报、备课活动创建、共建课程、小组通知、组织教学资源、开展备课活动、共建课程等七个方面详细的讲解了集体备课系统操作步骤。

第二阶段围绕“思政实践教学系统”开发背景、平台演示和案例介绍三个方面进行讲解。随后参会教师进行讨论并结合日常集体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技术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第三阶段围绕“形势与政策”学习广场进行了介绍。为满足“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际需求,实现“形势与政策”课全覆盖不断线、内容实时更新,保证规范开课,智慧马院平台上线形势与政策积分制学习项目,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决定学习内容、顺序, 系统也可自动推送实时更新的最新内容
,教师可设定“必学”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



用好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数字化集体备课和实践教学,是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对于集体备课数字化,教师一方面可通过资源检索、自动聚合等方式,将所需文章、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一键链接到教学课程的某个节点上,形成教学资源包;另一方面,依托灵活的编辑功能模板,教师可以打造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课件,同时可在个人账号中对自制教案或专题进行公开分享,实现教学内容的沟通与学习,还可以查看评论或对评论进行回复,交流教学心得、授课思路、工作体会等,切实提升备课质量。对于实践教学数字化,教师可以开展双向式、交互式教学活动,通过重塑教育理念、重组教学资源、重建教学场域、重构教学流程,打造“可触、可感、可见”的思政实践课,促进教学手段从灌输式向交互式转变,推动思政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纪宇表示,此次专题培训为思政教师讲好思政课提供了思想启迪,开拓了思政教学新视野新思路,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老师们要积极思考,主动作为,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打造校园精品思政课,为推进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