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全校思政课教学-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教学科研 -> 全校思政课教学-教学成果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课程实践教学集体备课会 聚力提升育人实效

作者:孔祥宇 发布时间:2025-06-26
分享: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6月25日成功举办思政课程实践教学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聚焦实践教学关键环节,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旨在统一思想、交流经验、明确路径,为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赋能,提升技能

会议首先开展了“数字马院”平台实践教学功能的专项操作培训培训教师现场演示了“数字马院”平台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块,重点讲解“资源库调用—活动策划—过程记录—成果评价”全流程数字化操作。平台整合了全国红色场馆VR资源、实践教学案例库及学生数据分析功能,为教师提供“一站式”实践教学解决方案。与会教师系统学习了如何高效利用该平台的资源管理、活动组织、过程监控与成果展示等功能,就数据安全、个性化定制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为实践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他山之石,博采众长

备课会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借鉴了国内多所知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优秀经验与创新模式。通过对标先进,学院教师拓宽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汲取了可资借鉴的宝贵做法。孔祥宇副院长结合本院实际提出“三个融合”建议:一是课内课外融合将实践环节嵌入课程学分体系二是校地资源融合进一步深化与李大钊纪念馆等基地合作三是线上线下融合利用数字平台扩大实践覆盖面

 

 

 

聚焦课程,深入研讨

会议核心环节围绕不同类别的实践教学课程展开分组研讨。教师们依据所授课程性质,重点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以及暑期社会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具体内容安排、实施路径优化及评价机制完善等核心议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不同课程组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凝聚了实践育人的共识。

 

 

经验分享,互学互鉴

备课会特别邀请了本学院前期已成功组织实施实践教学项目的教师代表进行经验分享。他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生动讲述了项目设计思路、组织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应对挑战的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效与反思,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参考。

 

 

 


总结部署,指明方向

唐纪宇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集体备课会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实践教学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是提升育人实效的关键环节。各位老师要切实提高认识,精心打磨所负责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案,确保其科学性、可行性与实效性刻把握实践教学的重大意义充分吸收本次备课会成果,特别是数字平台应用和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孔祥宇副院长表示,各位老师要勇于探索创新,打造具有本院特色的实践教学品牌项目同时强化协同联动,确保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安全、有序、高质量开展。

 

本次集体备课会的成功举办,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阶段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提质增效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扎实的行动,将实践教学环节做深做实,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