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资讯
动态资讯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动态资讯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作者:刘洋 发布时间:2025-04-16
分享:

今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深化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成效,献礼国家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开展十周年,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近期成功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主题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筑牢国家安全意识,共绘时代安全蓝图”为主线,通过理论研讨、实践体验、宣传教育等多元形式,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为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呈现了一场思想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国家安全教育盛宴。


(一)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人大附中分校共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向纵深发展,4月9日上午,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以下简称“人分”)联合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以“多领域新视角‘话’国家安全”为主题,通过分学段定制课程、跨学段协同教学及实践行动链条设计,构建“宣讲-学习-思考-领悟-践行”螺旋式行动架构,为国家安全教育注入新活力。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许可、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孔祥宇率队赴人分指导活动开展,随行团队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系的12名骨干教师。活动期间,双方围绕国家安全教育创新路径展开深度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宋清员副教授面向初二年级全体学生主讲《抗日战争中的隐秘战线》,通过鲜活的历史案例与互动式教学,生动解析抗日战争时期隐蔽战线的斗争策略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历史纵深中感悟维护国家安全的时代意义;王也老师、张悦老师、任嘉蕊老师分别就意识形态安全、粮食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前沿话题与学生展开交流。与此同时,其余教师分组进入初一年级各班,以“国家安全主题班会”形式,围绕政治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等领域,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开展研讨交流,课堂反响热烈。

活动当天,国际关系学院教师团队还与人大附中分校徐利校长沙晓彤副校长以及骨干教师举行专题座谈,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课程衔接、资源共享、师资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现场观摩了人分上午组织《守护文明薪火 共筑国安防线——北京-香港共上一堂国家安全课》等特色活动。沙晓彤校长表示,此次活动通过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段的“双向奔赴”,既为中学思政课注入了理论深度与实践活力,也为探索学段贯通、知行合一的国家安全教育模式提供了鲜活样本。

此次合作是继前期教学体系开发后的又一重要实践突破。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多维视角,将高校理论研究与中学教学实践有机融合,推动形成“历史叙事与理论阐释并重、认知建构与价值引领贯通”的创新教育生态。与会专家评价,项目通过分龄化设计、场景化教学及行动化导向,有效实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目标分层递进、内容纵向衔接、资源协同共享”的一体化建设目标,为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范式。


(二)马院田楚妍老师参加全国职工国家安全教育宣讲,获得全国第六名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相关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安全教育部署,增强职工国家安全意识,4月9日至1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职守国家安全工筑人民防线”2025年全国职工国家安全教育宣讲比赛总决赛在天津圆满落幕。

经层层选拔,全国53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田楚妍老师代表全国总工会教科文卫体分工会,从预选赛到决赛一路奋进,以行业赛道决赛第二名的成绩挺进总决赛,并在总决赛中以97.77分获全国第六名,荣获三等奖,这是我校在国家安全宣传工作上的重大突破。

田楚妍老师在比赛中,从历史与科技前沿视角,针对美国在芯片、云端等领域的技术封锁,以“zhi在必得”四重解读展现中国突围路径:科技之“智”突破技术封锁,国产大模型冲击美股市场,智慧芯片与云平台构筑技术壁垒;中国之“制”将“卡脖子清单”转化为自主研发目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国家安全新格局的世界之“治”,凸显中美AI治理分歧;众志成城的人民意“志”。这场融合思政与科技热点的宣讲,是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的生动实践。

3月比赛启动,我校积极响应。马克思主义学院、宣教处、院工会多轮磨课备赛,党委专职副书记崔国贤、副院长许可全程指导,围绕演讲内容优化,在讲稿逻辑、亮点提炼等方面深度研讨,凝聚集体智慧。精心打磨的宣讲彰显我校捍卫国家安全的决心。

站在新起点,我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增强师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让每位国关人都成为国家安全的宣传者与捍卫者。


(三)支部联合共建:马院直属党支部联合日语法语系学生党支部开展打卡红色地标,共筑安全防线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党员的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党建与国家安全教育深度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与日语法语系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打卡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党员的国家安全知识,更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党员们分赴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台儿庄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中共五大会址、香港国家安全展览厅等多个实践基地基地内,丰富多样的展览、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党员们面对古老而斑驳的炮台,仿佛能听到当年抵御外敌的隆隆炮声。博物馆内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物,生动展现了近代中国在海防安全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大沽口炮台见证了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也见证了先辈们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浴血奋战。党员们认真聆听讲解,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能有效抵御外部威胁。

台儿庄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以其丰富的抗战历史资源,让党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党员们参观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内陈列的大量珍贵照片、文物以及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当年台儿庄战役的惨烈与悲壮。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党员们被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所感动。此次参观,让党员们明白,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与每一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走进上海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党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诡谲的革命年代。馆内展示了中央特科在白色恐怖下,为保卫党中央安全、获取重要情报、打击敌人特务活动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献、照片以及复原的工作场景,党员们了解到隐蔽战线斗争的残酷与艰辛。中央特科的英雄们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凭借着坚定的信仰、卓越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为党的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党员们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涵盖多个领域,隐蔽战线的安全同样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日语法语系学生党支部的黄欣妍表示:“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先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在香港国家安全展览厅,党员们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深入了解了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展览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和案例,展示了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由乱到治的历史性转折。党员们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互动体验区,党员们通过参与各种模拟活动,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安全与个人生活的紧密联系。日语法语系学生党支部的张博阳表示:“国家安全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每个青年用专业与热忱编织的日常使命。愿以今日所学,守护家国安宁,永志不忘。”

参观结束后,两个党支部的党员们回到学校,进行了交流分享。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打卡活动收获颇丰,不仅丰富了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更增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与日语法语系学生党支部将继续深化合作,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贡献力量。


)马院教师积极参加海淀区2025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国际关系学院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场活动

4月15日,一个承载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也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当天,海淀区2025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场活动,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将国家安全与科技创新完美融合,在海淀区华熙LIVE·五棵松广场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

首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师生宣讲团代表、国际关系学院田楚妍此次活动中发表主题演讲《“Zhi”在必得——决胜AI核心科技,共同守护国家安全》,她强调国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切实有力地维护国家安全,她呼吁青年一代以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壁垒,筑牢AI时代安全防线。


今年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海淀区以丰富的内容展示和多元的场景体验,给广大市民带来了新鲜生动、活泼有趣的国家安全宣教新体验。从网络安全到生物安全,从反恐防谍到数据保护,从文化传承到科技自立……通过生动的案例、专业的解读和沉浸式的体验,让大家深刻理解“国家安全无小事”的深刻内涵,共同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未来,海淀区将持续深化“大安全”理念,以“1+X+N”的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格局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不断走深走实。